close

試題在精不在多(節自網路文章)

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做題,熟能生巧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題不是搞題海戰術,要通過一題聯想到很多題。

你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繫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一節課與其抓緊時間大汗淋漓的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複的題,不如深入透徹的掌握一道典型題

例如,深入理解一個概念的多種內涵,對一個典型題,盡力做到從多條思路用多種方法處理,及一題多解

對具有共性的問題要努力摸索規律,及多題一解。不斷改變題目的條件,從各個側面去檢驗自己的知識,及一題多變

一道題的價值不再於做對、做會,而在於你明白了這題想考你什麼。從這個角度去領悟題目,不僅可以快速地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而且不容易進入出題老師設置的陷阱。

分析試卷總結經驗

每次考試或多或少會發生些錯誤,這並不可怕,要緊的是避免類似的錯誤在今後的考試中重現。可以借助每一次月考的試卷對自己進行一下分析,平時注意把錯題記下來,做錯題筆記包括三個方面:

  1. 記下錯誤是什麼,最好用紅筆畫出。
  2. 錯誤原因是什麼,從審題,題目歸類,重現知識和找出答案四個環節來分析。
  3. 錯誤糾正方法及注意事項。根據錯誤原因的分析提出舊證方法並提醒自己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應注意些什麼。

你若能精每次考試或練習中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分析,並盡力保證在下次考試時不發生同樣錯誤,那麼在考試時發生錯誤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

把好的做法形成習慣

好的習慣終生受益,不好的習慣終生後悔、吃虧。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於求成?

可採取一慢一快戰術

即審題要慢,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動作要快,步步為營,穩中求快,立足於一次成功,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搶著做,寄希望於檢查的壞習慣。

將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

把平時考是當作段考,從各方面不斷的調適,逐步適應。注意書寫規範,重要步驟不能丟,丟步驟等於丟分。

從平時做作業全對全中的要求中,轉移到立足於完成部分題目或題目的部分上來,不要在一道題上花費太多時間,有時放棄可能是最佳選擇。

 

===============================================================================================================================

這篇是我無意間在網路上看到別人整理的讀數學的方法(但我找不到原作者的文章了),看了心有戚戚焉,因此在此跟大家分享。其實不是只有讀數學這科該如此,讀理科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由於數理都是重邏輯的題目,懂了其中的邏輯,就能夠輕鬆應對,所以念理科的重點是弄清楚題目後面的邏輯觀念,畢竟題型百百種,但邏輯是不會變的,如果只是靠著背題型來解題,那就會享受不到利用邏輯思考來解決問題的樂趣了。

另外,很多孩子會因為自己的低分而自卑,其實低分並不可悲,可悲的是考了低分還不訂正、弄懂、自暴自棄的態度。分數不高只能代表我們對這個部分的邏輯概念還沒建立好,並不能代表你沒有學會他的能力,曾經有位很資深的數學老師跟我說:"每個人都有學會數學的能力,而老師的責任就是要去開發孩子們這塊原本就有的能力。"因此,在分數檢驗了我們的學習之後,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是幫助學生認真的檢討、改正他們的錯誤,給他們再重新學習一遍的機會,而不是無謂的責罵他怎麼考得這麼差,我們罵的再多也不能幫助他在下次的考試中拿到高分。因此在我教的班級裡,我不會很要求他們的成績,但我非常要求他們一定要好好訂正,平常成績考不好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每次都確實訂正、確實學會了,在大考的時候還是有可能反敗為勝的。我會跟孩子們勉勵,眼光要放遠,他們需要面對的真正考驗不是每週的週考,也不是每學期三次的段考,而是決定你上哪所高中的會考、上哪所大學的學測、指考,在大考之前,每位孩子都有翻身的機會。

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高中時期的模擬考,我從來沒有拿超過65級分,但在每次的考試過後,無論需要花多久的時間,我都一定會一題題、每個選項逐一訂正,確定自己將每個觀念都弄懂了、學會了。所以,雖然在模擬考時沒拿過高分,但在學測時我卻拿了69級分,嚇了我一大跳,雖然不是最好的75級分,但看到自己有這麼大的進步,讓我覺得這些努力的過程都是值得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文章分享
    全站熱搜

    Kai_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